人工智能与健康相遇,能擦出怎样的火花?几年前还在专业医疗领域热烈讨论的问题,没想到今天答案就已普遍写在人们日常的健康消费中。 智能生成个性化方案的AI按摩椅、只需两分钟就能测出身体数据的中医脉诊仪、监测睡眠质量的智能手表……刚刚过去的“五一”假期,各地促消费活动如火如荼,“AI+健康”产品广受青睐,引发消费热潮。再往前看,从智能AI肤质分析设备,到改善睡觉微环境的慢波睡眠机,在今年4月举办的第五
杭州,观众在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观看最早出现刻有“中国”一词的西周青铜器“何尊” 文化传承的密码正在被重新编译。在科技的催化下,历史不再是尘封的典籍,文物不再是静止的展品,文化创意产业在虚实交融中已开辟出万亿级新赛道。 文化兴国运兴,文化强民族强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而以生物技术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为其传承发展赋能蓄势。 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
2024年12月1日,西安,冬季版冰火《长恨歌》演出现场(邹竞一 /摄) 在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,宇树科技研发的智能机器人身披东北特色大花袄惊艳亮相,在人类演员的伴舞下,演出了一段精彩的转手绢秧歌舞蹈。这个名叫《秧BOT》的创意融合舞蹈播出后迅速火遍全网,衍生话题持续占据热搜榜单。网友们惊叹,科技演绎的传统文化竟如此好看好玩。 其实,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共舞早已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,“AI诗
在第十七届文博会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展展台,参观者用“AR探究镜”扫描文物模型后了解文物信息(毛思倩/摄) 用人工智能“解码”上古王朝的兴替,用红外热成像探究文物内部“伤痕”,借助三维扫描让灭失的古迹重现人们眼前……如今,从环境监测到灾害预警,从数字化技术到新材料应用,科技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文化遗产保护各个环节。 科技是助力文化赓续繁荣的重要支撑。以现代科技手段对不可再生、无可
2025年4月22日,观众在观看“一醒惊天下·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”(赵子硕/摄) 先是《黑神话·悟空》集合所有“天命人”成为云端行者,再是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以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态势狂揽春节档票房,一年来,多媒介传播正在深度激活中华文化“基因库”。 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实施,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,文旅和文创行业从业者利用VR(虚拟现实)、 XR(拓展现实)、元宇宙、人
郑州,游人在麦田穿行,背后墙上是巨大的千里江山图 当大数据算法解析《千里江山图》的青绿色谱,当虚拟现实设备重现敦煌石窟的壮阔精美,当沉浸声场重构《霓裳羽衣曲》的盛唐气象,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开启双向赋能的新范式。 文化兴国运兴,文化强民族强。为深入推进文化创新,充分发挥科技在文化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赋能作用,近年来,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完善文化和旅游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布局,全面启动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
2024年5月29日,从威海城市绿轴上空俯瞰威海湾 2025年4月3日,清明节前夕,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带建设推进会议在山东威海乳山举行。与会人员来到胶东育儿所、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、诸往镇下石硼村红色文化主题展馆等红色场馆,参加“清明祭英烈”活动,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。 昔日烽火战场,今朝幸福之城。当下的威海,正以“警钟长鸣 发愤图强”为主题,全域建设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带
2023 年10 月28 日,来自成都市区的居民在成都市双流区永安镇梨园村“共享菜园”体验农耕周 近日,湖南株洲“城市菜园”模式引发广泛关注。在株洲天元区浅塘社区,当地将60亩闲置土地巧妙改造,划分成123块编号菜地,并采用摇号认领机制,成功破解了毁绿种菜的治理难题。 这一创新举措成效显著:社区卫生投诉实现清零,预计绿化率将提升10%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它还催生出独特的社区“光合效应”。居
长沙县主城区(章帝/摄) 湘江之畔、捞刀河旁,一座以“星沙”为名的城市正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幸福答卷。作为中西部地区首个GDP突破2000亿元的县域经济体,143万人在此安居乐业,共同构筑“在星沙 很幸福”的美好愿景。长沙县在“经济强县”的光环之下,正在以更快的速度、更暖的温度探索幸福城市建设的新样本。 借“星沙花海”激活文旅市场“热引擎” 3月16日,“星城无处不飞花”2025长
2025年3月,杭州率先探索“四足机器人+ 微流控”移动水质监测新模式。图为机器狗正在开展水质采样分析 机器狗变身“AI监测员”,智能识别水中主要污染物;出租车和公交车装上“黑匣子”,采集大气数据并形成空气污染预警;原本需要数周甚至数月完成的企业环评报告,借由通用大模型行业环评应用,缩短至30分钟生成,并于15分钟内完成审批……近年来,杭州开启了一系列生态“智”理的新探索。 中国环境保护
2024 年8 月,刘薇(左一)给住院期间过生日的小朋友送她精心设计的限量版手办礼物(天津市儿童医院/ 供图) 在天津市儿童医院(天津大学儿童医院)龙岩院区门诊楼前,一串挂在大树上的风铃不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。走进门诊楼,仿佛进入了海洋世界,抬头就能看到各种海洋生物造型。位于住院楼的儿童健康管理中心,更是玩偶、手办应有尽有,孩子们躺着做心电图时,还能通过天花板的屏幕看动画片。 这些细节的
2025年2月27日,载物无人机在青岛积米崖码头降落 4月12日,一条横跨浙江与山东的低空航线——“新昌-莱西”航线宣布开通。该线路全程1200公里,单程飞行时间约5.5小时。作为两省首条跨多省域低空航线,它不仅为飞行爱好者提供了全新的空中体验,也彰显了青岛在低空领域的加速布局。 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,推动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、深海科
用户在佩戴INMO AIR3 时,能看到在三维空间里可自由运动、可悬停的空间屏幕,营造更沉浸式的体验 你敢相信吗,不久的将来,我们可能会扔掉手机,出门只需要佩戴一副眼镜,就能打车、点咖啡、查信息,甚至还能交朋友。 总部位于成都的影目科技创始人、“90后”杨龙昇告诉《瞭望东方周刊》,智能眼镜或将有望在“两年内取代平板,5年内取代手机”,成为人类连接数字世界的下一个超级入口。 影目,即“眼
2025年4 月19 日,天工队选手天工Ultra(右前)在2025 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冲向终点(方欣/摄) 4月19日,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开跑。这场赛事吸引了20多家企业和高校的自研团队参与,成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焦点。 2025年,从春晚舞台到亚冬会赛场,从展会展台到车间一线,人形机器人火起来。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,一季度,工
2025年4月17日,海南省海口市,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迎来首个公众开放日,展会现场人流如潮 近日,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,智能家居、人形机器人、AI键盘、滑雪模拟机等人工智能创新成果集中亮相。 3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,明确提出开展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促进“人工智能+消费”,加速推动自动驾驶、智能穿戴、超高清视频、脑机接口、机器人、增材制造
2025年3月28日,2025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。图为参观者在“幻聚·多维宇宙”沉浸式科幻展中体验(张晨霖/摄) 在亦庄龙玥城,AI高速拍摄机器人为游客生成电影级视频;在地铁站,机械臂精准调制鲜榨果汁;在簋街餐馆门口,虚拟数字人用多国语言招揽顾客……北京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消费图景,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重塑。 北京市相关部门2025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,北京的人工智
嘉峪关 烈日下,无人机在长城墩台上空盘旋,从空中拍摄整体俯视图;城墙下,研究人员使用便携式水分仪贴近黄土墙面,为长城进行“体检”……近年来,随着长城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,保护方式不断创新,科技手段应用愈发广泛,科技护航焕活雄关新颜。 雄关六百载,长城越千年。嘉峪关,扼守河西走廊咽喉,被誉为“天下第一雄关”。始建于明洪武五年(1372年)的嘉峪关,是明长城西端的起点,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功
《唐宫夜宴》剧照 今年是世界电影诞辰130周年,也是中国电影诞辰120周年。从无声到有声、从黑白到彩色、从胶片到数字,一部电影的演进史也是技术突破史。 从3D技术、高帧率技术到激光放映技术,电影行业不断在经历技术创新。近期,国家电影局发布了《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》,首次将虚拟现实电影纳入电影管理体系,并明确其定义、制作流程、放映规范及扶持政策。河南广电出品的《唐宫夜宴》和《